《净土开示》界诠法师 宣讲(37)



37

        真正出家不能那样,要有一定的毅力。过去的俗气都要一刀两断,从头开始。当和尚不是从头开始吗,是不是从剃头开始?你不能说我在家里当爷爷,我到庙里怎么当小和尚,被你们这小和尚去管?常常有一些老的不服气,五、六十岁出家,大褂一穿就摆老和尚的资格样子。人家常常也搞不清楚他是老和尚还是小和尚。有些年轻出家很多年了去管他,他说我这么老了你管我?我吃的盐比你吃米还多,我走的桥比你走路还多。那是世俗的,你到佛门来,你要重新开始,不要以为你社会资格老,就不能管你。到佛门来简单的一些规矩你都不知道,你要重新开始学。


        过去一个老人家八十四岁,人家问他多少岁,他说我才四岁。你怎么才四岁呢,他说我真正能够得到人生有意义的只有四年,我八十岁才遇到佛法,我要从头开始。就说学佛是一件在家与出家都可以修行解脱生死的事情,不要等老了。


        有些老人家老了出家,死活要去受戒,问他受戒干嘛?受戒可以搭衣;受戒可以走前面;受戒可以收皈依弟子。那叫什么“母鸡理想一把米”,母鸡下个蛋咕嘎咕嘎拼命叫,抓把米给它吃一下,它就不叫了。那你的出家也只是想这样而已呀,意思是你出家还想拉一帮眷属,那依然还是世俗情,是不是这样?受戒是为了学戒,更好地持戒,使戒行清净而得解脱。它目的在这里,而不是受着好玩的。受戒不持戒而破戒,那罪还要加一重叫戒罪。性罪的本身还有戒罪在那,那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呐。


        大家去受,我也去受,他破戒我也破戒,一起破戒;破戒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,你怎么会要求我持戒呢,好像很不公平。修行是个人的事情,你不要看别人。那个人不吃饭,我一气之下也不吃饭。因为他不吃饭,是不是?那个人犯车祸了,我也去犯车祸吧。世间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吧?修行也是,别人不修行,别人破戒,是别人的事情;你持戒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不能因为他破戒也受戒,受戒也破戒,那你也来一个说受戒也破戒?


        受戒每一年都要挤满满,受完就算了,人生大事完啦!衣搭上啦,可以站在前面啦;皈依弟子也可以收啦,足矣!他满足了。很遗憾,受戒只是比丘身份的开始,比丘身份的完成确立,修行的开始。但是,往往他们受完这个戒就画上句号了,本身是逗号,还没完的嘛。


        我们老的居士也应该是这样,如果你觉得我应该持五戒,你就受五戒;你觉得能够持菩萨戒、发菩萨心,那受菩萨戒。常常有人问师父,我应该受菩萨戒还是受五戒好?我常常说,你问自己要读小学好还是读大学好。如果这个知道,那受菩萨戒还是受五戒,你就应该知道了。


        行菩萨道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行菩萨道,才受菩萨戒的嘛。你还没发就不能凑热闹。别人受菩萨戒,我也赶去受个菩萨戒,因为他有菩萨戒,我没有菩萨戒好像比他低一点。那是一种颠倒的心,是不是?皈依三宝没有那么多的要求,只要你对三宝有一点好乐心的人,都可以皈依三宝,这样了解吧?不是说要求你皈依三宝了就要怎么样,这样很多人都不敢皈依三宝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  弟子众等,现是生死凡夫。 罪障深重,轮回六道,苦不可言。今遇知识,得闻弥陀名号、本愿功德。一心称念,求愿往生。愿佛慈悲不舍,哀怜摄受。弟子众等,不识佛身。相好光明,愿佛示现,令我得见。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,彼世界中,清净庄严,光明妙相等,令我了了,得见阿弥陀佛。


愿我临终无障碍,

阿弥陀佛远相迎。

观音甘露洒吾头,

势至金台安我足。

一刹那中离五浊,

屈伸臂顷到莲池。

莲华开后见慈尊,

亲听法音可了了。

闻已即悟无生忍,

不违安养入娑婆。

善知方便度众生,

巧把尘劳为佛事。

我愿如斯佛自知,

毕竟当来得成就。



阅读原文